带着小宝去菜场买菜,走过一个个的摊位,耳边传来各地乡音的吆喝声,身边闪过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,突然就有了写写这个菜场的冲动!
曾经有句很有诗意的句子,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,要说人间的烟火,那非市井十足的菜市场莫属!
当你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,拖着疲惫的身体迈入菜场,看着那青嫩的还滴着水珠的小青菜,红的晶亮的番茄,翠绿而弯曲的辣椒,带着泥巴的胡萝卜,紫皮的长茄子,盆子中活蹦乱跳的鲫鱼,熟食摊上色香味俱全的卤肉,小吃摊上香喷喷的臭豆腐,是不是感觉舒服了很多!
在各摊位之间游走一番,待走出菜场,你的手中已经提满了各种菜蔬,美酒解千愁,美味舒我心,好好的做顿大餐犒劳辛苦一天的自己,当然还有那翘首等着你回家的人。。。
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菜场,看这人间烟火,看那市井众生之相!
这里是城郊一个简陋的菜场,没有围墙,说直白点就是一个简易大棚,四周围着铁丝网,铁皮顶棚经常漏雨,水泥地面上总是湿漉漉的!
展开剩余85%城乡结合部的菜场大抵如此,没有城区菜场的高大上,摊位费用也相对便宜,菜品价格自然也不高,经营户基本都是外地来的!
这些摊贩中,相当一部分是自产自销,自己种菜自己卖!
这里位于工业区中,外来人口众多,很多人就租住在附近,一到下班时间,电瓶车停的满满当当,导致道路拥堵,里面则人声鼎沸,人流如织!
从菜场旁边拥挤的大路穿过,路边每天都有一个瘦弱的小伙子摆着一锅牛杂在叫卖,他安稳地坐在椅子上,自己不吆喝,扩音器中却有一个口齿伶俐的男声在帮他推销,这家伙出口成章,语句连贯,很是对仗,“贵州小黄牛杂,晚上杀的,早晨卤的,现在卖的。。。”
路边,一位女士推着小车卖凉皮凉面,一对大爷大娘现做现卖烧饼,一位维族兄弟叫卖着新疆馕饼,一位女士则推个长衣架,上面挂着很多女士衣服叫卖,天气冷时则有卖糖炒栗子的小贩,偶尔还有一位卖各种小糕点的老板娘出摊,她做的这些糕点又酥又软,很是好吃!
最后面的小店是一家粮油店,里面有新鲜面条,这一家人都在店里,老板和儿子身材偏瘦,老板娘和儿媳妇则身材高挺富态,六十左右的老板娘打扮很时髦,烫头、红唇,桌上摆着各种面条、米粉、年糕、饺子皮,面条很是畅销,去晚了就没了!
往左拐,就进入菜场,门口是一家父子两代人经营的菜摊,五十多岁的父亲带着浓重的安徽口音,他高高地坐在摊位上,一边称菜一边和熟悉的老乡打着招呼!
儿子性格很外向,一边理菜,一边夸张地大声吆喝叫卖着自己的蔬菜,什么美容养颜的牛皮都被他吹了出来,在旁人的哄笑中,他打着哈哈,连连说牛皮吹大了!
往前走左手边两个本地的老头和老太正襟危坐在台面后面,前面摆着自己种的蔬菜,很是新鲜的水萝卜,细嫩的小韭菜,滚圆的大西瓜,他俩不苟言笑,佛系地稳稳坐着,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,没有任何吆喝叫卖,就如姜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,有人购买时,他们才过来称重装袋。
对面是卖熟食的摊位,猪头肉,猪耳朵,卤牛肉色相俱全,旁边还摆着各种凉菜可以选配,老板娘是个十分麻利的女人,身材不高,眼睛很有神,一边吆喝着一边熟练的切肉,边询问要辣还是不要辣,谈笑间一碗卤肉凉菜就拌好递给你!
有时候旁边突然闪过一个男子给她帮忙,人们这才发现还有人在旁边烤箱里烤着五花肉,他们应该是夫妻,但总感觉这个男子存在感很低,且总是在十分警惕地注视着女子和过来买熟食的人!
往前走就是一排卖肉的摊,至少有五家,全部都卖猪肉,一个挨着一个,这些肉在生鲜灯的照射下,看上去很是生嫩动人,但等你选了一条递过来后,失去灯光的肉却是苍白难看,全没有刚才的生动!
卖肉摊对面是卖豆腐豆芽的,这里没有豆腐西施,只有一位十分健谈爽朗的大哥和老婆,他声音洪亮,黄豆芽、绿豆芽,老豆腐,嫩豆腐,不老不嫩豆腐给顾客配菜!
曾经一段时间,在另外一家卖豆腐豆芽的摊位,有位相貌出众的豆腐西施,她身材极佳,化着淡妆,低领的紧身衣下波涛汹涌,呼之欲出,下面穿着紧身的牛仔裤,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!
她性格热辣活泼,一口一个帅哥地大声招呼顾客,身后却坐着一位垂头丧气的年轻男子!很多男性被她吸引,聚拢在她摊位上购买她的货品,顺便欣赏她的曼妙身材!
不知什么时候这个摊位却换人了,豆腐西施消失了,守摊的成了一位眼镜女士,于是摊位前门前冷落鞍马稀,几乎无人问津了!
菜场里面还有一家卖调味品的摊位,一对中年夫妻守店,来自安徽的他们非常热情,他们儿子在朋友阿利工厂做主管,经常看到下班后的儿子和同厂的表弟在摊位上帮忙守摊!
摊位上各种调料齐全,尤其喜欢他家的辣椒粉,再买一小瓶青花椒粉,回家后混到一起,加点白芝麻用热油一泼,一罐红艳艳的油泼辣子就做好了!
我们西北人喜欢吃面,拌面的时候加一勺,味道美极了,陈醋和油泼辣子是绝对的面条伴侣,如果不加这两兄弟,一碗面条肯定食之无味!
他们家应该是信耶稣的,因为在摊位的围挡上很清楚地写着“信耶稣得永生”的字样!
里面还有一家卖豆腐的摊位,应该是贵州老乡喜欢吃的一种豆腐,一个大盆里放着冒着热气的豆腐,有汤有水,形状不规则,老板挖一块装袋,还在袋子里给你另外加点卤水!
这个摊主身材高大挺拔,眉宇间透露出一种英气,似乎是隐匿在市井中的高人!
这里卖水产的很少,只有两家比较小的鱼档,老板是一个三十多岁矮胖的男子,凌乱的头发,胡子拉碴,说话颠三倒四,不知所云,一边杀鱼一边招呼旁边走过的不认识的顾客!
靠过道边是一位来自台州的菜摊女主人,她分外热情,十分健谈,滔滔不绝地说她家菜基本都是自己种的,茄子是刚刚摘下来的,她家茄子很多人喜欢吃,另外还向你推荐她其他的蔬菜,让你不卖觉得可惜!
一位外表憨厚淳朴的父亲带着成年的脑瘫儿子守着一个菜摊,父亲称菜,儿子用他不灵活的动作,费劲地帮父亲理货,面对着路人异样的表情,父子没有任何不适,似乎他们已经习惯了别人的惊异,也没有时间去消化外人的同情或惊诧!
最外面的档位上一位女子在冰柜中摆着少量的牛肉贩卖,她不像别人那样站着,她似乎很疲惫,总是很慵懒地坐在位置上,满脸的倦容,偶尔还看到她抱着孩子。她工作的动作很特别,坐在凳子上,身体挺直侧着身给顾客将买好的牛肉切成小块。
里面还有卖各种小吃的摊位,她们都是扎根在市场里的一个个的小推车,一位大姐在卖黑色的臭豆腐,她面无表情地将油炸好的黑色豆腐块放到铁板烤上,滋啦几声加热,然后用剪刀剪成小块,根据顾客需求加入各种调味料后装盒,再将暖瓶中配好的汤水倒入里面就完成了,大姐做生意,总是不紧不慢,一副宠若不惊的样子!
她对面的推车则是卖狼牙土豆的,摊主女子稍年轻一点,她尖声吆喝着,眼疾手快的将炸好的狼牙土豆摆上铁板上,上面冒着烟气,用铁铲搅拌几下加热,撒上各种调料,特意询问是否加香菜或折耳根,折耳根也叫鱼腥草,一般人是吃不惯的,但对云贵川的老乡却是最爱!
菜场的门口,是一家做糕点的摊位,夫妻两人现买现做,烤箱就在摊位上,主营面包,蛋糕,月饼,还有油炸的安徽那边细丝的如面条般的麻花,老公负责制做,老婆负责售卖!
老公沉默寡言只管干活,老婆外向泼辣,大声招呼顾客购买,被她推荐着,一说二推,各种糕点就被装满了盒子!
这个菜场虽然简陋,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里面还有个小小的义乌百货超市,扩音器中用“温州江南皮革厂”的风格循环播放着广告,菜场中狭窄的走廊上,紧挨着一个菜摊居然还有一位老阿姨摆着一台缝纫机,给人加工裤脚等其他针线活!
中间的摊位上,一对中年夫妻天凉的时候卖炒货,天热时则卖水果,,老公身材高大,老婆颜值一般,皮肤黝黑,身体微胖,老公看着文静,但是很啰嗦计较,曾经逮住一个买东西不付钱的男人,不停地大声碎碎念,让人侧目!
这里都是没有围挡的摊位,货物就摆在市场中的石板,而这个简陋的市场却是敞开式的,谁知道他们收摊后又是怎么拾掇这么多货品的。
简陋的菜场菜品价格自然也不会太高,这里没有高档的海鲜和昂贵的食材,却是每个打工人赖以填饱肉身的美味!
这些摊主们,每人都有每人的故事,他们扎根在这里早起晚归,辛勤劳作,只为托起一个家庭,无论何时,风雨无阻!
而流连穿梭在各菜摊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,于是在这夹杂着各地乡音的叫卖声中,构成市井百态,徜徉在这人间的烟火之中!
(所有图片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则删除)
感谢您的阅读!
本文作者:风中一剑,喜欢码字的工程师,看到啥就想一吐为快,个人见解,胡言乱语,请点评指正!
发布于:浙江省